2012年,印度一起德里公交车强奸案牵动着无数百姓的心,由此揭露出了社会黑暗让人心寒,今年,据此改编的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登陆了中国影院,然而情节却与现实存在天壤之别,当时犯罪的6个人中,4人被判处了死刑,1人自杀,还有一人因未成年而被释放,在电影中却围绕着母亲如何为儿女伸张正义一一布局。
这部电影并不属于典型的印度电影类型,编剧显然想走好莱坞式的剧情反转套路以及轻松幽默的搞笑风格,在此之前,阿米尔·汗主演的《未知死亡》与《24小时:末路重生》采用了同样的叙述结构,成为印度复仇类电影的代表之作。传统的复仇类电影有一大特点,就是复仇者往往具有强大的心里素质,因此大多数都以男性为主,可是《一个母亲的复仇》没有沿用这个套路,而是将复仇者设定为女性,这无疑增加了影片的精彩度。
《一个母亲的复仇》中强调了两点,首先是母亲戴维琪,看过影片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重组”家庭,这位母亲只是女儿艾莉亚的继母,她有自己的女儿,可是在影片开始,如果没有详细的介绍,我们完全感觉不到这点,面对女儿的痛苦,母亲戴维琪的表现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感同身受。戴维琪对于女儿的不理解做到了以德报怨,她真正把艾莉亚视为己出,这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和谐、自由、友善、民主。
另一点就是复仇,比法律维度更为宽泛的就是道德,然而基于主观意志的道德总归会有启片面性和武断性。影片不动声色地将其表现出来,因为观众基于上帝视角观看了整个“犯罪过程”,轰隆的背景音乐振聋发聩,使心中产生了极度的暴躁与不适,随着车门的关闭,一个花季少女被扔出了车外,复仇是母亲的主观臆断,导演巧妙地将观众置于受害者的体验之中,所以随后的一切看似都顺理成章,但如果仅仅是一面之词呢?正义与否及行为的合法性需要观众自行判断。
戴维琪一家是印度的上层社会,英语、印度语的自由切换体现了他们所受的高等教育,佣人和宽敞洋房体现了他们富裕的生活,然而在法律面前,只有证据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宁方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这是无罪推定的正确适用。
有朋友认为戴维琪丈夫在法庭上的打人处罚过重,这同样是基于上帝视角所导致的,如果坏人并非坏人,他们无故被别人而打,由此产生的责任应由谁来负呢?
戴维琪的复仇之行一旦开始,就无法回头,这是一条不归路,而对于复仇过程的容易确实有些令人惊讶,她的学生竟然会在她的劝说下成为帮凶,完成了第一位“凶手”的宫刑,然私家侦探也为了金钱不断探究四人的生活,为戴维琪提供帮助,有些话看似平常,比“我也有一个向您女儿这么大的孩子。”可是,他又如何判断他提供的帮助不是助纣为虐呢?
不像《基督山伯爵》中的爱德蒙因为遭小人陷害由此展开报复活动,戴维琪的行为更多具有普世价值,面对邪恶,孔子说“直报怨,以德报德。”也就是用正直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正因为这种价值观和法律的导向,大部分人选择了隐忍,并坚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并不是不报此愁,而是时机未到。
影片并没有采用极端的暴力来解决,而是采用了一种高智商犯罪方式让四人受到了惩处,这无疑满足了观众对正义伸张的意愿,并打破了母女之间情感的坚冰,这样的母亲是伟大的,而警官马修的转变有些仓促,作为正义的化身,他知道法律和道德之间明显的界限,面对罪犯的求饶,他应该将他再次交给法律来制裁,而不应该简单、粗暴对待他,要知道罪犯也是有人权的,他们也有改过自新的权利。
伟大的电影总在理之中,意料之外,却彰显出深刻的价值观取向,比如印度之前的《摔跤吧!爸爸》是关于父爱与成长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关于教育体制的,《厕所英雄》是关于传统卫生观念和现实体制的。《一个母亲的复仇》在深度方面,离高水准电影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却是印度电影的一次“大胆尝试”,母爱、法制与道德的一次很好展示。
不同于《熔炉》、《素媛》等关注儿童题材的性侵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里面艾莉亚情感的恢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主题,面对暴行,她活下来只是侥幸,而随后的生活则是非常痛苦的,歇斯底里地咆哮、面无表情地生活,直至看到迫害者一个个受到惩罚,她没有想到母亲,反而对父亲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开始迎接新一天的生活。
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的不是父亲,而是母亲戴维琪,她引开匪徒只为让女儿有足够的时间逃生,从这点上来说,母亲的爱已经无需多言,而一句“母亲”让她扣动了扳机,惩罚了坏人有点画蛇添足,得到女儿的承认固然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以这种方式结尾却有些令人失望。
不管怎样,这仍是一部质量上乘的电影,戴维琪的母爱令人动容,有这样一位母亲,今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