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菜西施”官网显示,“冒菜西施”隶属于四川八里蓉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成都第一家冒菜西施门店开业,如今“冒菜西施”门店数量高达数百余家,门店遍布四川、陕西、山西、河南、江苏等地。
近日,消费质量报记者随机对成都多家“冒菜西施”门店进行了暗访调查,发现其门店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堂食+外卖的门店,另外一种则是以外卖为主的门店。有堂食的门店和以外卖为主的门店大不相同,有堂食的门店干净整洁,而以外卖为主的部分门店卫生环境相对较差。
知情人反映有“冒菜西施”店家在外卖平台发布虚假图片。知情人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记者根据知情人提供的信息,经过暗访调查,发现“冒菜西施”金牛区一门店在外卖平台上传的照片与门店真实环境迥然不同,外卖平台的宣传图片显示店内环境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真实环境却让记者不忍直视,食材直接放在地上,餐饮设备乱堆放,让本就狭小的空间显得更加拥挤和杂乱不堪……
消费者李女士表示,她在点外卖时,往往会看商家上传的店内环境图片,干净整洁的往往是她的首选。业内人士表示,外卖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眼球,提升订单量,上传经过PS处理的精美图片,或盗用其他门店的图片,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针对这种情况,不少消费者表示既愤怒又无奈。他们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外卖平台及商家的监管力度,建立更为严格的审核机制和惩罚措施,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真实、透明的消费体验。同时,消费者也建议平台保障真实性“验证”功能,让“虚假宣传”无处遁形。
知情人透露“冒菜西施”部分门店员工操作不规范,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知情人反映的情况属实吗?消费质量报记者随机走访了多家“冒菜西施”门店,发现总店和分店存在明显差异,总店店面相对较大,店内就餐环境较好,桌面和地面较干净整洁,但部分分店的店内就餐环境相对糟糕,不仅店内面积较小,大量菜品和器具堆放混乱,就餐环境沦为“路边摊”。
消费质量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冒菜西施”总店后厨员工在加工和包装食品的过程中,均穿了工装服,并佩戴工作帽和口罩,只是个别员工佩戴口罩不规范,露出了鼻子和嘴巴。消费者董女士表示,既然后厨员工都佩戴了口罩,说明商家是有要求的,但佩戴不规范说明管理存在问题。
走访多家“冒菜西施”分店,记者发现有门店的员工穿了工作服,也有员工未穿工作服。有门店后厨工作人员在食品加工时会戴工作帽和口罩;也有员工只佩戴了工作帽,但没有佩戴口罩;还有员工既没有佩戴工作帽,也没有佩戴口罩。记者对比“冒菜西施”多家门店,发现总店与分店相比,店内环境和员工操作的表现均明显不同。
2021年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GB31654-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该标准明确要求,餐饮从业人员工作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应穿清洁的工作服,应戴清洁的工作帽,避免头发掉落污染食品。专间和专用操作区内的从业人员操作时,应佩戴清洁的口罩,口罩应遮住口鼻。
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吴先生表示,餐饮从业人员在加工食品时不规范佩戴工作帽和口罩,会导致其头发、皮肤上的油脂及汗液可能与食物接触,增大了食物受污染的可能性,增加了病毒传播风险。消费者李女士对此提出自己的担忧,餐饮从业人员在加工食品时,不规范佩戴工作帽,可能会导致头发掉落在食品中;不规范佩戴口罩,则可能会导致唾沫飞溅进食品中,导致食品成为“口水菜”。
消费质量报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有多位消费者反映在“冒菜西施”门店购买的菜品不新鲜,出现变质或异味,有消费者反映“蟹棒丸子酸了”,也有消费者反映“冒鸭有股腥味”,还有消费者反映“鹌鹑蛋是臭的”。其中一位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菜品中腐竹有点异味,虾饺是酸的,鸡爪也是酸的……
梳理监测数据,记者发现还有多位消费者反映在“冒菜西施”门店购买的菜品中出现头发、蟑螂等异物,也有消费者反映吃出了苍蝇,还有消费者反映吃出了塑料,甚至有消费者反映吃出了烟头……
梳理监测数据,记者发现“冒菜西施”多家门店均有消费者反映食用菜品过后出现“腹泻”情况。有消费者反映饭后立即感到不适,有的则在几小时后出现“腹泻”。比如有消费者反映吃完一个小时往返三四次厕所,也有消费者反映刚吃完没过半个钟直接成喷射战士了,还有消费者反映给差评是因为吃到变质或没煮熟的食物中毒了,去医院抽血检测,医生判断对肝功能有比较大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食用菜品后出现腹泻,很可能是食用了变质食品或不卫生食品。外卖餐饮的快捷便利背后,隐藏着食材来源不明、加工环境恶劣、卫生条件糟糕等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无小事,连锁经营品牌企业不能盲目扩张,更不能只管收加盟费,应积极履行品牌方的监管义务,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对门店的巡查和管理,降低食品安全潜在风险,让消费者放心、安心消费。(消费质量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