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四线小城彻底爆发
最近,各省市陆续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GDP,西北有两座城市的表现堪称爆炸性增长,双双跑出两位数的经济增速。
一座是煤炭大市——陕西榆林,另一座是中国镍都——甘肃金昌。
根据榆林官方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该市地区生产总值5742.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乍一看这个数据并没有特别亮眼,但是前瞻经济学人产业观察组通过细致研究,发现背后有两个非常惊艳的地方。
第一,榆林GDP增量全国第五。
榆林前三季度GDP增量达到862亿元。要知道,整个陕西前三季度增量也不过1089亿,榆林一个城市就贡献了全省近八成,是省会西安的6倍。
放在全国来看,862亿元的增量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和重庆,位居全国第五,将广州、杭州、苏州、武汉等一众万亿城市甩在身后。
第二,榆林名义增速全国第二。
名义增速是现价计算,简单理解就是增量与去年基数之比。而实际增速则是扣除通胀或通缩因素的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榆林的名义增速高达17.67%,位居全国第二。
至于金昌,更是一骑绝尘。
今年前三季度,金昌的实际增速和名义增速双双领跑全国,分别高达19.3%和21.92%,这样的成绩在全国范围内都属罕见。
而这并不是金昌第一次爆发。从2018年开始,金昌已经连续6年实现高速增长,甚至在全国经济承压严重的2022年,都跑出了13.5%的超高增速,不得不令人叹服。
值得一提的是,金昌不仅经济增长迅猛,并且房价更低而人均收入又更高,导致收入房价比在全国位居倒数。
那么,作为西北四线小城,榆林和金昌究竟凭什么能创造如此惊人的经济数据?
首先,这两座城市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榆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储量2800亿吨,占全国储量的 1/5,平均每平方土地下都蕴藏着6吨煤,是全国煤炭储量和产量双料大市。另外,榆林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达到10亿吨和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比重为5.3%和10.9%。
此外,榆林还有储量丰富的岩盐、湖盐、高岭土、铝土、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也是全国重要的兰炭、甲醇、聚氯乙烯生产基地。
而金昌则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矿产资源得天独厚。
金昌的镍储量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并占全国总储量的62%,被称为“中国镍都”名副其实;并且金昌的铂、钯、锇等稀贵金属储量也居全国之首,还坐拥铜、钴、金、银等多种矿产。
特殊的资源禀赋为这两座城市的发展带了契机。
像榆林,正是凭借地底下源源不断的黑色“黄金”,GDP从2000年的105亿元一路狂飙至2023年的7091亿元,在全国排名上升至第40位,碾压12个省会城市。其代管的县级市——神木市,是中国产煤第一县,更加富得流油。2023年,神木人均GDP高达40万元,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2倍多,就连“宇宙第一县”昆山也甘拜下风;并且神木还是全国第一个实施全民免费医疗、15年免费教育的地方。
当然,榆林和金昌今年跑出的惊人数据,肯定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传统资源。因为,如果煤炭工业强劲支撑,那么煤炭第一大省山西不至于持续的水逆,今年已经连续三个季度GDP增量为负。
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02
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其实,资源向来是一把双刃剑。
资源型城市成也资源、败也资源。区域经济不仅会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发生剧烈波动(2020年和2015年榆林分别出现过两次负增长,都与煤炭周期强关联),甚至往往面临两大风险点:一个是资源枯竭,一个是资源革命。而这两者任意一项都可能会让这些城市发生崩盘。
因此,打破资源依赖、告别资源诅咒,成为了榆林和金昌的真正突围之道。
对于榆林而言,就是围绕高端能源化工和氢能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第一,延长煤炭产业链,打造高端能源化工。
过去,榆林的能源产业链条过短,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初级煤化工产品,缺乏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但这种局面如今正在发生逆转。
很多人对于煤炭的作用仅仅停留在发热和发电,殊不知以原煤为原材料生产出来的甲醇、乙二醇、聚乙醇酸等产品,大到航空航天用品,小到矿泉水瓶、拉杆箱、婴儿纸尿裤、医用手术缝合线,实际上都是由煤转化的烯烃产品获得的。
循着这条产业路径,近年来,榆林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煤炭分质利用、煤制甲醇-烯烃及其下游、煤制芳烃-乙二醇-聚酯、煤制油、煤基高端化工、氯碱化工6条产业链,加速打造现代能源万亿级产业集群。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打造“西部氢能之都”。
榆林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气化、焦化等过程会产生大量氢气,可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基础。
据了解,榆林每年有60万吨工业副产氢可提纯利用,并且丰富的风电、光伏资源让制取“绿氢”条件优厚。与之相应,榆林氢能应用场景广阔,每年300万吨到400万吨氢气在煤化工体系运转;2030年预计实现1万辆氢能重卡、5000辆公共交通及公务车辆运营,投用400座加氢站,从制氢、储氢到运氢、用氢,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全线出击。
而金昌则是彻底抓住了能源革命的风口。
一方面,金昌具备25万吨镍、160万吨铜、1.7万吨钴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原材料供应地。依托丰富的镍、铜、钴金属资源及原材料优势,金昌加快推动有色金属向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电池产业转型。
例如,金昌经过10年科技攻关,研发出了超薄“手撕镍带”,厚度不到A4纸的三分之一,可以像纸一样弯曲折叠。虽然薄如蝉翼,却是生产新能源电池、电子仪表零件、医疗器材等产品的核心关键材料之一。目前电解镍的市场价为每吨13.5万元,但“手撕镍带”这样的超薄纯镍箔材每吨要卖25万元。
另一方面,中国华能、中核集团、三峡新能源、浙江正泰、晶科电力等30多家大型新能源企业的入驻,金昌新能源产业呈现出集群式发展态势,率先建成全省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
凭借上述优势,金昌培育壮大了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两个千亿级产业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前三季度,金昌GDP实际增速高达19.3%,主要是受工业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3%),其中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87.3%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0.8%,有力支撑了金昌经济大盘。
03
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
实际上,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被视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2013年,我国首次明确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有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几乎全部面临人口外流、经济萎缩的局面。
对于这些城市而言,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将不可避免迈入“资源诅咒”的陷阱。而对于其他的资源型城市来说,也要加强转型的紧迫感,不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今天就是它们的明天。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榆林和金昌的成功转型,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方向:
1. 发展新兴产业:资源型城市应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以减少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高端化。
2. 延长产业链条:在原有资源型产业的基础上,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3. 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接续替代产业,如旅游、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这有助于在资源枯竭时,城市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4.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支持资源型城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进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逐步实现安全降碳。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在新时期下,就是要借助特色资源主动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
但是,这两座城市的成功经验不可能完全照搬,尤其是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需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在国际院士专家带领下,以26年的产业咨询和地方规划服务经验,可助力资源型城市完成转型升级。尤其是,前瞻产业研究院已经构建了“宏观研究+技术洞察+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的全业务过程,能够帮助地方政府从技术洞察的角度既找准转型的关键方向,又提出科学且落地的解决方案。
凭借26年行业研究经验以及1800+产业规划项目的深厚积淀,前瞻产业研究院曾为多个资源型城市完成产业转型规划:
例如,广西XX区被列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前瞻产业研究院围绕“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产业文章帮助该区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一是持续推动钨锡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重点由开采加工向研发新技术新材料转变,优化提升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二是推动碳酸钙产业逐步向绿色高端化集群发展,构建“一石多吃、吃干用尽”的循环产业链。
再如,前瞻曾为西部XX油城完成了绿色转型项目规划,通过提供产业规划报告,包含项目背景与意义、典型案例研究、发展定位、发展策略、产业环境研判、产业发展重点、产业平台建设、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版块,帮助该资源型城市确定了“一主多元”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转型。2023年,该城市成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前瞻产业研究院愿与地方政府携手合作,共同开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前瞻产业研究院
【2】《》,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参考资料:
【1】《GDP增量超所有省会!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坐稳了》, 城市财经
【2】《发挥“链主”企业优势 促进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