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欧洲国家的领导人第一次发出类似的言论,7月份的北约峰会就已经将矛头对准中国,强行把俄乌冲突和中方联系起来。考虑到北约这个军事组织的成员绝大多数均为欧洲国家,不难看出在俄乌冲突进行到2024年之后,欧洲诸多国家对华态度整体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激进。
王毅外长对此有言在先,强调中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立场,致力于推动局势降温,不放弃争取和平的努力,如果仍有人指责中国就是别有用心,向中国推卸责任更是别有所图。
而在弗雷泽里克森讲出这番话一天后,中方却“以德报怨”,宣布对丹麦施行免签政策。王毅外长还当面对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阐明了维护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强调愿同丹麦共同规划好下阶段高层交往,引领双边关系发展。
王毅外长现在人在纽约,不可能不知道弗雷泽里克森在媒体面前说了什么,但仍然以大局为重对丹麦释放了善意,这一举动背后的深意,恰好体现出了中国为解决美国“组团遏华”而想出来的外交战略。
这一外交战略,可被概括为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就拿丹麦来说,它是一个多党联合执政的国家,首相弗雷泽里克森是社民党主席,而外长拉斯穆森则是温和党主席。诚然,这二人在涉及丹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会以本国利益为优先考量,但是一些时候他们的分歧同样严重,多党联合执政本身就说明丹麦政局稳定性不足。
在这一背景下中方对弗雷泽里克森的强硬言论予以回击,对拉斯穆森采取切实手段稳定关系,可以起到稳定双边关系的作用。更何况对丹麦开放免签,也并不是一件坏事,促进旅游业发展不说,还能让丹麦人来华见识真正的中国,而不是西方媒体宣传里的那个中国,有利于打破“刻板印象”。
类似的做法,中方也在近期的新能源汽车关税问题上用过,面对欧盟加征关税的决定,中方专门挑了投赞成票的几个国家的主要产品展开反制,没有波及到那些投反对票的国家。
整体来看,国际局势从来就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一言堂,哪怕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一枝独秀”的时期,白宫也无力对每一个国家颐指气使。实事求是地讲,美国之所以在伊拉克、阿富汗耗费大量的精力却反倒助长了反对派的力量,就是因为美方没有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盲目一锅端,中方肯定不能陷入美国曾经踩过的陷阱里。
有些国家对华抱有敌意这不假,但如果中方与每一个对华抱有敌意的国家针锋相对、强硬反制,势必恶化当下的国际局势。而且就算是竭力遏华的美国,其民间的行动也与白宫的态度有一定偏差。
据海关统计,2024年的前7个月,美国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为2.72万亿元,增长4.1%;对美国贸易顺差则为1.35万亿元,扩大7.2%,这就是特朗普和拜登打了多年贸易战的“成果”。因此,当年万隆会议上中方提出来的“求同存异”方针现在仍然适用,而且还会发挥较大作用。